內地上映19天,累計吸金3.14億元,梅爾·吉布森暌違大銀幕10年之久的《血戰鋼鋸嶺》,交出的這份成績單可謂驕人。不過,這部風光無限的戰爭巨制,卻意外地在中國內地陷入署名“羅生門”——北美公映版本顯示的聯合制片方之一麒麟影業,在中國內地上映版本的片尾里完全不見蹤影。
前天,麒麟影業相關負責人向媒體展示了其與《血戰鋼鋸嶺》制片方、出品方美國十字小溪影業公司簽署的投資合同的英文原件。文件第二款關于署名的規定中顯示,投資人將在全球范圍內享有在影片中的署名權,具體約定包括在影片的主署名區域位置、字體規格及展示方式等。該負責人還特意對比展示了全球不同版本的片頭,“不管是澳洲版還是北美版,都有署名出現,而到了中國‘特供版’片頭時,該署名竟然憑空消失。無論從商業角度還是情感角度,任何人都難以接受”。
他介紹,影片在中國地區的分包發行商熙頤影業,從全球總發行方手中買斷了大陸地區的發行權?!白屓速M解的是,熙頤影業在美國制片方和全球總發行方毫不知情的情況下,出于私利而擅自刪除了我們作為投資人的署名”。
而幾乎就在同一時間,另一涉事方熙頤影業也強勢發聲:作為《血戰鋼鋸嶺》全球(除北美地區)聯合出品方及中國版權方,熙頤影業合法擁有該片在中國地區的所有相關權益及權利,且并未與麒麟影業簽署任何協議或合同,“希望對方不要通過媒體借勢炒作”。
自此,一度隔空傳話的“羅生門”雙方正式交火。對于自己因此遭受的損失,麒麟影業稱“無法估量”,其聘請的律師透露,如果視頻網站無視爭議,仍然播出有署名爭議的《血戰鋼鋸嶺》,將在法律上承擔共同侵權責任。
作為一部獨立電影,《血戰鋼鋸嶺》上映之路可謂相當不易,說是憑借中國資本介入才得以催生,并不為過??上У氖?,在影片風光無限的當口,憑空曝出背后中國資本之間“暗戰”,多少折射出中國資本進軍好萊塢之路絕非坦途。
在電影市場研究專家蔣勇看來,實力再雄厚的中國資本出海之初,難免水土不服,但“守規矩”是底線,“尤其不可將一些在國內長期存在的‘拆墻腳’惡習帶出國門,這對中國電影在國際上的形象都極為不利”。
陳濤